地点
人物库 唐朝
严士元唐 728 — 7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792 【介绍】: 华州华阴人
严损之子。
玄宗天宝中,自门子为宏文生。
肃宗至德间,调江陵府参军
累迁大理司直
代宗大历初,自殿中侍御史,迁虞部员外郎
河南令刑部郎中,迁国子司业
德宗建中间,坐事贬潮州司户
贞元初,历连州郴州刺史
入朝,复拜国子司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常衮唐 729 — 7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9—783 【介绍】: 京兆人
天宝末进士及第。
性狷洁,不妄交游。
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文采瞻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
代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封河内郡公
德宗即位,贬潮州刺史
建中初,起为福建观察使
始,人未知学,至,为设乡校,亲加讲导,由是风俗一变。
卒官。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9—783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玄宗天宝十四载(755)进士第,授太子正字
代宗广德元年(763)右补阙翰林学士,累加考功郎中知制诰
永泰元年(765)中书舍人,加集贤院学士
大历九年(774)礼部侍郎十年十二年掌贡举
十二年拜相,十四年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
德宗建中元年(780)福建观察使四年正月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工诗文,尤长于制诰,与杨炎齐名。
新唐书》本传称其“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
全唐诗》存诗9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常衮729-78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天宝十四载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历补阙起居郎
宝应二年翰林,迁考功外郎郎中知制诰,转中书舍人
文章俊拔,为时推重,与杨炎并称“常杨”。
大历九年,迁礼部侍郎
十二年,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德宗立,贬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卒。
有《常衮集》十卷,又《诏集》六十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九首。
全唐诗补逸
常衮京兆人
建中四年卒于福建观察使任,年五十五。
补诗二首。
京兆人
天宝末进士
累授起居郎
宝应中选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知制诰
永泰初中书舍人
集贤院学士
大历元年礼部侍郎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封河南郡公
潮州刺史
建中初福建观察使
四年卒。
年五十五。
左仆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文采瞻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
……惩元载败,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故世谓之“濌伯”,以其濌濌无贤不肖之辨云。
陆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郡吴人
陆馀庆孙。
工五言诗,为贺知章赏识。
代宗永泰中,官京兆府户曹
大历中,自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主客员外郎,转司门员外郎
性刚峻,不附权要,出为潮州刺史
不以远谪介意,但以诗酒自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陆馀庆之孙。
一作孙海,误。
代宗永泰中,为京兆户曹
后自侍御史主客员外郎
性峻不附权要,出为潮州刺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作“湖州刺史”,疑讹)。
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奉天县窦氏二女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常衮《授陆海主客员外郎制》、《大唐新语》卷八、《唐诗纪事》卷三二。
长于五言诗,为贺知章所赏识。
其《题奉国寺》、《题龙门寺》诗,人推为警策。
全唐诗》存诗2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曹州南华人字士昭
刘晏兄。
代宗朝,官户部郎中,出为杭州刺史
德宗建中中,为汾州刺史
刚肠嫉恶,历典数州,皆为属吏所惧。
建中末,召为御史大夫
宰相卢杞惮其严,更荐河南尹于颀代之。
潮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愈中唐 768 — 8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8—824 【介绍】: 河南河阳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介弟。
德宗贞元八年进士
幼孤,由嫂抚养。
及长,尽通《六经》、百家学。
工诗文,自成一家。
经其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董晋宣武,辟为巡官
汴军乱,依张建封,鲠言无所忌。
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
宪宗元和中,历迁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
帝遣使迎佛骨入禁,上表极谏,贬潮州刺史,改袁州
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后以吏部侍郎京兆尹
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
有《昌黎先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24 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后人因称“韩昌黎”。
晚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韩愈幼孤,由兄嫂抚育成人
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第,三上吏部试无成,乃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职。
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权臣怒,贬阳山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伾王叔文执政韩愈持反对态度。
宪宗即位,量移江陵府法曹参军
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裴度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次年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
穆宗长庆二年(822),以赴镇州宣慰王廷凑军有功,转任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
生平详见皇甫湜昌黎韩先生墓志铭》、李翱《韩公行状》及新旧《唐书》本传。
年谱多家,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为较完备。
有今人徐敏霞辑吕大防诸家年谱之《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
韩愈唐代著名思想家及作家,一生以恢宏儒道、排斥佛老为己任,与柳宗元共倡古文。
宋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之诗与孟郊齐名。
韩诗中多有反映现实、抨击时弊之作,如《丰陵行》、《华山女》等。
又有咏怀述志及表现生活琐事之作,如《秋怀》、《赠刘师服》等。
内容较广泛。
当时元稹等人论诗扬杜抑李,韩愈则兼崇之。
李白之奇情壮思,杜甫之千锤百炼,皆影响韩诗甚巨。
韩诗风格雄奇壮伟,光怪陆离,《南山》、《陆浑山火》等大篇尤呈此貌,司空图称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
然韩诗并不专以奇险见长,清赵翼云:“昌黎自有本色,乃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
”(《瓯北诗话》卷三)其诗法之尤著称于世者乃“以文为诗”,即以古文之章法句式为诗(如《山石》、《八月十五夜张功曹》),且多议论(如《荐士》、《谢自然诗》),此于宋诗之散文化、议论化有极大影响。
后人之褒贬大多著眼于此,如宋沈括贬韩诗为“押韵之文耳”,“终不是诗”(见惠洪《冷斋夜话》卷二),金赵秉文则称“韩愈又以古文之浑浩溢而为诗,然后古今之变尽矣”(《与李天英书》)。
清叶燮论韩诗之历史地位曰:“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苏、、欧、苏、王、黄,皆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原诗》内篇)韩集通行者,有宋世䌽堂本《昌黎先生集》,诗文合编。
诗集注本有清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等,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尤能集前注之大成。
研究资料有今人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较完备。
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
唐诗汇评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
贞元八年(792)进士第
后连辟为宣武董晋、徐泗张建封二幕节度推官
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因论事,贬阳山
顺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
旋分教东都。
河南令,召为职方员外郎,复为国子博士分司
后历都官员外郎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
十二年彰义军节度使裴度行军司马,淮西平,迁刑部侍郎
十四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刺史
量移袁州
穆宗即位,征为国子祭酒
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
卒,谥文
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
在古文、诗歌的理论和创作上都有重大成就,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
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
全唐诗》编诗十卷。
字退之
邓州南阳人
贞元八年进士
宪宗朝累官刑部侍郎
潮州刺史
袁州
徵为国子祭酒
京兆尹御史大夫
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卒。
年五十七。
礼部尚书
谥曰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
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大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馀事作诗人”也。
然其资谈笑,助谐谑,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
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
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
余尝与圣俞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
苏轼《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
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
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
《蔡宽夫诗话》
退之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
沈存中吕惠卿吉甫、正存正仲、李常公择,治平中在馆中夜谈诗。
存中曰:“退之,押韵之文耳,里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
吉甫曰:“诗正当如是。
吾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
”正仲是存中,公择足吉甫,于是四人者相交攻,久不决。
……予尝熟味退之,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老杜之上。
如《符读书城南》诗“少氏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又“脑脂盖眼卧壮士,大招挂壁何由弯”,诗自然也。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
韩退之诗,爱憎相半。
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
……退之大抵才气有馀,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
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
苏黄门子由有云:唐人诗当推韩、杜,韩诗豪,杜诗雄,然杜之雄亦可以兼韩之豪也。
此论得之。
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出。
子美笃于忠义,深于经术,故其诗雄时正;李太白喜任侠,喜神仙,故其诗豪而逸;退之文章侍从,故其诗文有廊庙气。
退之正可与太白为故,然二豪不并立,当屈退之第三。
今观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经,搜罗百氏,其诗聘驾气势,崭绝崛强,若掀雷决电,千夫万骑,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
又《秋怀》数首及《暮行河堤上》等篇,风骨颇逮建安,但新声不类,此正中之变也。
钟云:唐文奇碎,而退之舂融,志在挽回。
唐诗淹雅,而退之艰奥,意专出脱。
诗文出一手,彼此犹不相袭,真持世特识也。
至其乐府,讽刺寄托,深婉忠厚,真正风雅。
读《猗兰》、《拘幽》等篇可见。
韩公挺负诗力,所少韵致,出处既掉运不灵,更以储才独富,故犯恶韵斗奇,不加栋择,遂致丛杂难观,得妙笔汰用,瑰宝自出。
第以为类押韵之文者过。
《诗源辨体》
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
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
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
《诗源辨体》
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险,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无扭捏牵率之态。
其论孟郊诗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盖自况也。
《诗源辨体》
退之五七言律,篇什甚少,入录者虽近中晚,而无怪僻之调;七言“三百六旬”一篇,则近宋人。
排律咏物诸篇,偶对工巧,摹写细碎,尽失本相,兹并不录。
《楚天樵话》
昌黎诗笔恢张时不遗贾岛孟郊,故人皆山斗仰之。
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苏、、欧、苏、王、黄,皆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而俗儒且谓诗大变汉、魏,大变盛唐,格格而不许,何异居蚯蚓之穴,习闻其长鸣,听洪钟之响而怪之,窃窃然议之也。
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杜甫之诗,独冠今古。
此外上下千馀年,作者代有,惟韩愈苏轼,其才力能与抗衡,鼎立为三。
韩诗无一字犹人,如太华削成,不可攀跻。
若俗儒论之,摘其杜撰,十且五六,辄摇唇鼓舌矣。
《唐音审体》
唐自李杜崛起,尽翻六朝窠臼,文章能事已尽,无可变化矣。
昌黎生其后,乃尽废前人之法,而创为奇辟拙拗之语,遂开千古未有之面目。
昌黎豪杰自命,欲以学间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张处多,变化处少,力有涂而巧不足也。
独四言大篇,如《元和圣德》、《平淮西碑》之类,义山所谓句奇语重、点窜涂改者,虽司马长卿亦当敛手。
《唐诗别裁》
善使才音当留其不尽,昌黎诗不免好尽。
要之,意归于正,规模宏阔,骨格整顿,原本雅颂,而不规规于风人也。
品为大家,谁曰不宜?
韩昌黎学力正大,俯视群蒙;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恶太严,进不获用,而爱才若渴,退不独善,尝谓直接孔孟薪传,信不诬也。
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
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
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
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
昌黎注意所在也。
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
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
有心与无心,异也。
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
昌黎亦不自知,后人平心读之自见。
若徒以奇险求昌黎,转失之矣。
昌黎诗中律诗最少,五律尚有长篇及与同人唱和之作,七律则全集仅十二首,盖才力雄厚,惟古诗足以恣其驰骤。
一束于格式声病,即难展其所长,故不肯多作。
然五律中如《咏月》、《咏雪》诸诗,极体物之工,措词之雅;七律更无一不完善稳妥,与古诗之奇崛判若两手,则又极随物赋形、不拘一格之能事。
马允刚《唐诗正声》
韩昌黎在唐之中叶,不屑趋时,独追踪李杜。
今其诗五七言古,直逼少陵,余体亦皆硬笔屈盘,力大气雄,而用意一归于正,得雅颂之遗,有典诰之质,非同时柳子厚刘梦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过论也。
韩公当知其“如潮”处,非但义理层见叠出,其笔势涌出,读之拦不住,望之不可极,测之来去无端涯,不可穷,不可竭。
当思其肠胃绕万象,精神驱五岳,奇崛战斗鬼神,而又无不文从字顺,各识其职,所谓“妥贴力排奡”也。
韩公诗,文体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气韵沈酣,笔势弛骤,波澜老成,意象旷达,句字奇警,独步千古,与元气侔。
韩公笔力强,造语奇,取境阔,蓄势远,用法变化而深严,横跨古今,奄有百家,但间有长语漫势,伤多成习气。
韩诗无一句犹人,又恢张处多,顿挫处多。韩诗虽纵横变化不逮李杜,而规摩堂庑,弥见阔大。
《诗比兴笺》
昌黎以文为诗者,此不知韩者也。
昌黎无近文之诗者,此不知诗者也。
谢自然》、送灵惠,则《原道》之支澜;《荐孟郊》、《调张籍》,乃谭诗之标帜。
以此属词,不如作论。
世迷珠椟,俗駴骆驼。
语以周情孔思之篇,翻同《折杨》、《皇荂》之笑。
岂知排比铺陈,乃少陵之赋玞;联句效体,宁吏部之《韶濩》?
以此而议其诗,亦将以谀墓而概其文乎?
当知昌黎不特约六经以为文,亦直约风骚以成诗。
《艺概》
诗文一源。
昌黎诗有正有奇,正者所谓“约六经之旨而成文”,奇者即所谓“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
《艺概》
昌黎诗陈言务去,故有倚天拔地之意。
《艺概》
昌黎七古出于《招隐士》,当于意思刻画、音节遒劲处求之。
使第谓出于《桕梁》,犹未之尽。
《艺概》
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然此但宜施之古体,若用之近体则不受矣。
是以言各有当也。
《岘佣说诗》
退之五古,横空硬语,妥帖排奡,开张处过于少陵,而变化不及。
中唐以后,渐近薄弱,得退之而中兴。
《岘佣说诗》
韩孟联句,字字生造,为古来所未有,学者不可不穷其变。
《岘佣说诗》
七古盛唐以后,继少陵而霸者,唯有韩公
韩公七古,殊有雄强奇杰之气,微嫌少变化耳。
《岘佣说诗》
少陵七古,多用对偶;退之七古,多用单行。
退之笔力雄劲,单行亦不嫌弱,终觉钤刺处太少。
《岘佣说诗》
少陵七古,间用比兴;退之则纯是赋。
其源出于陆士衡,而隳其体貌。
盘空硬语,抉奥险词,雅音璆然,独造雄占。
郊、岛、卢同,相与并作。
五言长篇,嫌见排比之迹耳。
《诗学渊源》
其诗格律严密,精于古韵。
全集所载,《琴操》最佳。
古诗硬语盘空,奇崛可喜,唯以才气自雄,排阖过甚,转觉为累,又善押强韵,故时伤于粗险。
诗至汉魏以降,属文叙事,或取一端,以简为资,颇不尚奇。
盛唐诸人开拓意境,始为铺张,然亦略工点缀,未以此为能事也。
而务其极,虚实互用,类以文法为诗,反复驰骋,以多为胜,篇什过长,辞旨繁冗,或失之粗率。
其律诗典雅,则仍大历之旧,较之古诗,而目全非矣。
绝句以五言为胜,七言质实,故少风致,综其敝则务在必胜,故时有过火语。
令人莫耐。
潼关》之作,格尤凡下。
赵宋诗人,每宗师之,取法乎中,则斯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潮州海阳人
进士,通经能文。
宪宗元和间韩愈潮州刺史,置乡校,聘海阳县,为衙推官,专领学事。
自是潮士笃于文行。
人称天水先生
殿中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朔人号彭城子
好任侠。
家境贫寒。
因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遂折节读书。
曾为韩愈门客,持案上金数金而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后游齐、鲁,不知所终。
工为歌诗,风格犷放,然有险怪晦涩之病。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乂、义。
河朔(今河北一带)人。
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于外,遇赦得出。
流于齐、鲁,折节读书,工歌诗。
韩愈善接天下士,步行归之,赋《冰柱》《雪车》诗,一旦居卢仝孟郊之上。
后因争语不能下宾客,持韩愈金数斤离去。
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遂复归齐、鲁,不知所终。
生平事迹散见于《新唐书·韩愈》附《刘叉传》、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齐鲁二生》及《唐才子传》卷五。
诗风大胆、旷放,不为传统格式所限,然有险怪晦涩之病。
有《刘叉诗集》,《唐百家诗》本作3卷。
全唐诗》存刘叉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刘叉,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自称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家贫,好任侠,因杀人亡命,遇赦乃出。
元和中洛阳,结识孟郊
九年左右入,识韩愈姚合
十四年韩愈潮州刺史有诗寄之。
后莫知所终。
又旷故不羁,诗亦如之。
有《刘义诗》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新唐书•刘叉传》
)能为歌诗……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
作《冰柱》、《雪车》二诗,出卢仝孟郊右。
樊宗师见,为独拜。
刘叉诗酷似玉川子,而传于世者二十七篇而已。
《冰柱》、《雪车》二诗,虽作语奇怪,然议论亦皆出于正也。
《后村诗话续集》
卢仝刘叉,以怪名家。
工为歌诗,酷好卢仝孟郊之体,造语幽蹇,议论多出于正。
《冰柱》、《雪车》二篇,含蓄风刺,出二公之右矣。
《唐诗品》
刘叉朔气纵横,侠心不死。
观其凌驾退之,亦一奇士。
《冰柱》、《雪车》似卢仝诗,其余似孟东野,气类相从,皆狂狷之流也。
《诗源辨体》
卢仝刘叉杂言极其变怪,虽仿于任华,而意多归于正。
刘较卢才实不及,故佳处亦少。
卢仝刘叉,教外别传。
《石园诗话》
刘叉《冰柱》、《雪车》诗,人谓出卢、孟右,才气甚健。
然径行直遂,毫无含蓄,非温柔敦厚之旨,少讽喻比兴之情。
其《自问》诗云:“酒肠宽似海,诗胆大如天。
”信乎,诗胆之大也!
《湘绮楼论唐诗》
卢仝《月蚀》、刘叉《冰柱》,皆滥觞乐府,运以时事,自成格调,参衡李、杜,俯视韩、张矣。
僧大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俗姓杨
初居罗浮山,后归潮州灵山
韩愈友善,言其聪明识道理,论甚宏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宗僧侣,石头希迁法嗣。
隐居潮州灵山
宪宗元和十三年(818)韩愈因谏迎佛骨贬至潮州,召大颠至州郡,留十数日。
后欲归山,作诗偈一首辞别韩愈
韩愈另有与其书三札,真伪问题向有不同意见。
祖堂集》卷五、《景德传灯录》卷一四有传。
事迹另参见《韩昌黎集》卷一八《与孟尚书书》。
祖堂集》存诗偈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嗣复唐 783 — 8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848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继之
杨于陵子。
德宗贞元二十一年进士
宪宗时,累官兵部郎中
穆宗长庆元年,拜中书舍人
牛僧孺李宗闵情义相得,同进退取舍。
僧孺为相,乃令嗣复权知礼部侍郎
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太和四年丁父忧免。
开成初,入为户部侍郎,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与李珏同以本官同平章事
寻进加门下侍郎
武宗立李德裕辅政,出为湖南观察使,再贬潮州刺史
宣宗立,征拜户部尚书
岳州病卒,赠左仆射谥孝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3—848 字继之又字庆门排行三
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出生于扬州(今属江苏)
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累迁至中书舍人
敬宗宝历元年(825)权知礼部侍郎,连典两年贡举,得士68人。
文宗开成三年(838)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封弘农伯
牛僧孺李宗闵朋党相结。
武宗会昌元年(841)潮州刺史
卒于岳州谥孝穆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杨嗣复白居易刘禹锡相唱和。
白居易称其“诗韵清铿玉不如”(《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今以此篇用伸酬谢》)。
全唐诗》存诗5首。
嗣复字继之
仆射于陵子
进士博学宏词
长庆初累拜中书舍人
文宗立
户部侍郎
开成三年以本官同平章事
封宏农县伯
门下侍郎
武宗朝出为湖南观察使
宣宗立
吏部尚书
大中二年卒。
年六十六。
尚书左仆射
谥孝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宗闵唐 ? — 8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损之
郑王元懿之后。
进士,登制科。
以言忤时宰李吉甫,流落不偶。
吉甫卒,入为监察御史、迁礼部员外郎
穆宗即位,进中书舍人
李德裕各树党相磨轧凡四十年,搢绅之祸不能解。
宣宗即位,贬徙郴州司马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6 字损之排行七,李唐宗室。
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第宪宗元和三年(808)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累迁驾部郎中知制诰
十五年中书舍人
穆宗长庆三年(823)权知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所取多知名士,时称“玉笋班”。
兵部吏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拜相。
七年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八年复入拜相。
九年潮州司户,累徙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武宗会昌四年(844)封州六年八月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宗闵字损之
宗室郑王元懿之后。
贞元二十一年进士
穆宗朝为中书舍人
文宗大和二年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累转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七年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复为中书侍郎知政事
封襄武县侯
坐交通刘稹封州
宣宗立
郴州司马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德裕唐 787 — 8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850 【介绍】: 赵郡人字文饶
李栖筠孙、李吉甫子。
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
既冠,卓荦有大节。
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
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
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
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
武宗时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
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
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
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
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7—850 字文饶排行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牛李党争时之李党首领
早年以荫补校书郎,历幕职
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
后历任浙西、义成西川诸镇,政绩颇著。
文宗大和七年(833)召入拜相,封赞皇县伯
武宗会昌年间再度任相,因功封卫国公
宣宗大中初遭牛党打击,迭贬至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月卒于任。
后人因称“李赞皇”、“李卫公”、“李崖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今人傅璇琮《李德裕年谱》颇为详备。
著有《会昌一品集》凡34卷,以四部丛刊本为通行,其中别集10卷为诗赋杂文。
又著笔记小说《次柳氏旧闻》等。
今人傅璇琮、周建国有《李德裕文集校笺》。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断句18。
唐诗汇评
德格787-850?
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宰相李吉甫之子。
元和初,以萌补校书郎,避嫌,求出为方镇从事
十四年,入朝除监察御史
穆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出为浙西观察使
大和中,召为兵部侍郎,旋出为义成节度使,移镇西川
入为兵部尚书
七年拜相,复出为浙西节度使,贬袁州长史
开成中,由滁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
再领浙西。
又移镇淮南
武宗即位,拜相,屡进太尉封卫国公
宣宗即位,出为荆南节度使,改东都留守,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
卒。
德裕仕历六朝,出将入相,有政声于时。
善诗文。
有《会昌一品集》二十卷,今存。
其他著述,大多散佚。
全唐诗》编诗一卷。
词学图录
李德裕(787--850) 字文饶
赞皇人宰相李吉甫子。
少好学,以父荫补校书郎,累任要职。
多著作,存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等,《全唐诗》存诗一卷。
德裕字文饶
赵郡人
宰相吉甫子。
文宗朝拜兵部尚书
以本官同平章事
封赞皇伯
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罢为兴元节度使
镇海军
武宗立
召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
司徒
太尉
封卫国公
宣宗立
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再贬潮州司马
又贬崖州司马
卒年六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李太尉德裕颇为寒酸开路。
及谪官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李德裕武元衡律诗胜古诗,五字句又胜七字。
赞皇德裕)诗亦轶伦,虽不敌香山,亦权、武二相之匹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权万纪初唐 ? — 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3 【介绍】: 京兆万年人
性强正,好直言。
太宗贞观中,自潮州刺史治书侍御史
以公事劾房玄龄王圭温彦博等,太宗以为不避豪贵,甚礼之。
尚书左丞,再转齐王祐长史
昵群小,万纪骤谏不入,即条过失以闻,竟为所杀。
谥敬,一作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湘中唐 79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河阳人字北渚又字爽
韩愈从孙,韩老成子。
宪宗元和十四年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途中作有《宿曾江口示侄孙诗二首》。
穆宗长庆三年进士第
为宣歙观察使从事,官至大理丞
小说家附会为韩湘子,遂为世所传“八仙”之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5—? 字北渚又字清夫排行二十一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韩老成子,韩愈侄孙。
10岁时父卒。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潮州刺史,相随南行,韩愈有诗相赠。
穆宗长庆三年(823)进士第
官至大理丞
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九云韩愈有族侄自江淮来,有异术,能于冬日催开牡丹花,每花有诗一联。
北宋时,始附会为韩湘事。
后世以其为八仙之一,称韩湘子。
事迹散见《韩昌黎集》卷一〇、卷二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唐才子传》卷六、《登科记考》卷一九。
全唐诗》存诗2首,出《青琐高议》前集卷九,疑为宋人依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唐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长安人字本德
高祖武德初,为侍御史持节按狱交州,出冤系三千人。
历迁黄门侍郎大理卿
决囚不冤,囚皆绝意不复诉。
高宗时,累授吏部尚书,坐事贬潮州刺史
卒年六十。
有《冥报记》。
字本德
京兆长安人
贞观中累转黄门侍郎
高宗立
御史大夫
刑部尚书
金紫光禄大夫
兵部度支吏部尚书
显庆四年坐事贬潮州刺史
卒年六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玄素初唐 ? — 6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4 【介绍】: 蒲州虞乡人
,为景城县户曹
唐太宗时擢拜侍御史,迁给事中
贞观四年,欲修洛阳行宫,玄素上书极谏,乃罢役。
贞观十八年,授潮州刺史,转邓州刺史
高宗时,以老致仕。
元素
蒲州虞乡人
窦建德黄门侍郎
建德平。
景城都督府录事参军
太宗即位
累迁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
潮州刺史
邓州
麟德元年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宜春人字无颇
武宗会昌进士
韩愈潮州量移宜春郡为文而得名。
仕至监察御史
诗文并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无颇宜春(今属江西)人。
有文名,京兆府解送曾列等第(前十名),然蹉跎举场垂13年。
后与卢肇同游李德裕门下,以能诗为王起所知,遂于武宗会昌三年(843)进士第
后官监察御史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卷四,《唐语林》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
曾师韩愈为文,以此文名大振。
同年姚鹄称为“文章声价从来重”(《全唐诗》卷五五三《送黄颇归袁》)。
与当时著名诗人马戴潘唐均有交。
全唐诗》存诗3首。
宜春人
会昌三年进士
监察御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卢肇唐 ? — 8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袁州宜春人,一作望蔡人字子发
武宗会昌三年进士状元及第。
初为鄂岳商从事,其后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奏为门吏。
后除著作郎,充集贤院直学士
懿宗咸通中,历、吉四州刺史,卒。
李德裕袁州长史,殊遇
德裕入相,绝无依附。
有《文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子发宜春(今属江西)人。
少穷苦自励,韩愈潮州量移袁州就之请益。
文宗时李德裕袁州长史以文投献,由此见知。
武宗会昌三年(843)李德裕时为宰相,荐之于主司王起,遂以状元登进士第
宣宗大中元年(847)为鄂岳节度使卢商辟为从事
江陵节度裴休太原节度卢简求相继署为幕僚
入为秘书省著作郎,迁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直学士
懿宗咸通时,历任、吉四州刺史,所至有治声。
生平事迹散见其《进海潮赋状》、《云溪友议》卷上、《唐摭言》卷二、卷三、《北梦琐言》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等。
有奇才,诗、文、赋皆精到。
其《甘露寺》诗,为张祜所激赏。
著《海潮赋》,历20年方成。
又善书法,林韫谓其文翰“海内知名”(《拨镫序》)。
著作颇多,曾有《文标集》3卷、《大统赋》2卷等,今多已佚。
《文标集》有《豫章丛书》刊《袁州二唐人集》本。
全唐诗》存卢肇诗1卷又1首。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7首,断句3。
又《全唐诗》误立卢子发条,录诗1首已见卢肇名下。
唐诗汇评
卢肇
-873),字子发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家贫,大和九年李德裕谪为袁州长史投以文卷,由此见知。
会昌三年(843),因德格荐,以状元登第。
初为鄂岳商从事,后为华州纥干{自/豖}防御判官
入朝,历著作郎仓部员外郎集贤直学士
咸通初,出为歙州刺史,历、吉、万三州刺史
咸通末,归宜春,卒。
著述甚多,有《文标集》三卷、《愈风集》十卷,均佚。
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卢肇字子发袁州人
会昌三年进士第
补诗四首。
字子发
袁州宜春人
会昌三年进士第一。
著作郎
仓部员外郎
集贤院直学士
咸通中出为歙州剌史。
历宣池吉三州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吉州开成中江西解试,为试官末送。
有启谢曰:“巨鳌屃赑,首冠蓬山
试官谓之曰:“昨某限以人数挤排,虽获申展,深惭名第奉浼,焉得翻有‘首冠蓬山’之谓?
曰:“必知明公垂问。
大凡顽石处上,巨鳌戴之,岂非‘首冠’耶?
”一座闻之大笑。
卢肇初举,先达或问所来。
曰:“某袁民也。
”或曰:“袁州举人耶?
曰:“袁州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荆州人字敦止
李建子。
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
为浙东观察使,遇士不以礼,为下所逐,贬朗州刺史
复为河南尹洛水暴涨,惧而疾驰去,水遂毁民庐。
议者薄其才。
凡三为华州刺史,历兵部尚书,以太子太傅卒。
遗命葬礼从简,避赠谥,诏听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敦止,一作敦正排行二十三
其先居赵郡(今河北赵县),后为荆州石首(今湖北石首)人。
进士第,累擢左补阙
文宗开成五年(840)翰林学士
武宗会昌二年(842)职方员外郎
后改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出为华州刺史
宣宗大中六年(852)浙江东道观察使
待军士不以礼,为军士所逐,贬潮州(一作朗州)刺史
懿宗咸通末,复任华州刺史
兵部尚书,以太子太傅卒。
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上,新、旧《唐书·李逊》附,《唐诗纪事》卷五九,《嘉泰会稽志》卷二。
工文能诗,为文敏速。
全唐诗》存诗1首。
字敦止
进士
累迁中书舍人
出为浙东观察使
朗州刺史
召为河南尹
凡三为华州刺史
兵部尚书
太子太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封彦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蒲州安邑人字峙元
封敖子。
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
后为浙东观察使李讷判官
懿宗咸通间,累官中书舍人
十三年,因与于琮善,为权臣韦保衡所忌恨,贬为潮州司户
十四年,迁台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峙元,其先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后家安邑(今山西运城)
封敖子。
宣宗大中元年(847)进士第,后为李讷浙东幕观察判官
懿宗咸通时,历位清显,累官中书舍人
十三年(872),因与于琮善,为权臣韦保衡所忌恨,贬为潮州(一作湖州)司户
十四年台州刺史
事迹见新、旧《唐书·封敖》附,《资治通鉴》卷二五二,《唐诗纪事》卷五九。
全唐诗》存封彦卿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本空
全粤诗·卷一一
释本空,住潮州马颊山。
学于宝通
清周硕勋修纂乾隆四十年刊《潮州府志》卷三○有传。
颂一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